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8-5
蕭山區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蕭山區農科所”)創辦于1978年是杭州市蕭山區內一所由政府承辦的農業科研單位,蕭山區農科所始終致力于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動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蕭山區農科所臨浦基地,創建于2012年,占地16156.8平方米,含基地灌溉系統、7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單體大棚,智能化育苗溫室等。為實現智能育苗,對種苗進行精細化管理,基地引進了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8-4
推進種業振興是一項長遠工作,需要久久為功。今年,中央多次強調“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央深改委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最高法出臺植物新品種權最新司法解釋;全國人大會審議種子法修正草案;國家發改委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都為現代種業加速發展指明了方向。日前,2021首屆天府國際種業博覽會開幕式在四川邛崍的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舉行。作為全國產糧大縣、制種大縣,邛崍正以建設中國西南種業中心為目標,加快建設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深厚...
8-4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和用種大國,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更是端牢“中國飯碗”的根源和基石。今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指明現代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方向,闡述了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浙江省種子企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多個作物品種在全省乃至全國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和使用。種業管理機構也層級聯動,合力確保了省內農業生產用種數量平穩,為保障省內農業生產用種的數量、品種、質量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為進一步推動數字賦能種業發展,加快杭州打...
8-4
9月9日至11日,首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大會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世界糧食安全”為主題,搭建二十國集團成員、各區域國家代表、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學界等多方參與對話的平臺。據了解,此次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是去年11月21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上親自倡議召開的,會上還宣讀了向國際糧食減損大會致賀信。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糧食減損是一個系統過程,涵蓋生產、儲藏、加工、消費各個環節,生產環節減損是糧食減損的重要一環。商河縣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
8-4
沿著全國文明村鎮、國家4Aji旅游景區“麻山幸福村”一直向里,天涯種業科學院麻山基地近在眼前。深秋時節,微風吹拂著廣闊的田野,基地卷起層層稻浪,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中國南繁看萍鄉,萍鄉制種看湘東”。江西省湘東區擁有一個全國種業20強(排名di7)A證企業和一支近萬人種業科研生產大軍,水稻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9.5萬畝,占全國南繁制種面積85%以上,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制種之鄉”。2021年,在天涯種業科學院基礎上,中國水稻研究所早稻研究中心落戶麻山鎮汶泉村。2022年,...
8-4
風吹稻浪起,金黃日落時,一粒種子,事關農民增產增收,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倉廩充實、餐桌豐富,種業安全是基礎。地處廣西東南部的博白縣,不僅有著“中國雜技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多個榮譽稱號,還有著另一張響當當的名片——制種大縣(水稻),這是廣西獲此殊榮的縣份。作為農業大縣,近年來,博白縣高度重視現代種業發展,以自主創新研發為核心,以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為導向,破解種業危機,制種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為提高種業管理水平,推進制種大縣信息化發展規劃,繼續提升制種能力與種子質量,博...
8-1
盛夏八月,平原地區油菜花期早過,而在海東市平安區,仍有成片的油菜花“鑲嵌”在大地與藍天之間……海東,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青海高原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海東市平安區氣溫適宜作物春化生長,天然隔離條件好,被列入全國“制種大縣、良種繁育基地”,雜交油菜良種推廣占到全國北方春油菜主產區總面積的85%以上。海東市平安區的油菜產業具備多重優勢,但仍面臨數字基礎設施有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海東市平安區加快現代高原種業發展,聯合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托普...